苏州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文件
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项目管理办法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优势,配合主渠道,助力青年师生成长成才,切实推进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创优和品牌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经研究决定,建立关工委工作项目申报与管理制度,特制订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激励工作创新,形成特色品牌,树立先进典型。
二、组织领导
由校关工委统一领导,关工委秘书处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
三、申报范围和条件
各二级关工委、校关工委直属工作组(平台)统筹安排或参与指导的关心青年师生的特色工作或活动。可参照《关工委工作项目指南》(附件1)。
四、立项标准和类别
立项标准:围绕学校育人中心工作,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实际问题,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特点,针对某一项特色工作或活动展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主题鲜明,时代感强,内容充实,能够体现本单位党政领导重视,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广大青年师生积极参与,凸显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配合补充作用与成效;对本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对其他单位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项目类别:根据申报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分为品牌创优项目、工作创新项目。1. 品牌创优项目:项目已通过较长时间建设,并在校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拟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活动内容或形式,以取得品牌效应。2.工作创新项目: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围绕人才培养需求,用新的视角或方式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以取得显著成效。
五、实施程序
关工委工作项目立项程序一般包括立项审批、总结验收等环节。
立项审批:各二级关工委、校关工委直属工作组(平台)根据各自实际,每年年初确定1项项目,填写《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项目申报表》(附件2),并报学校关工委秘书处汇总。学校关工委按照“突出针对性,注重可行性,务求实效性,体现创新性”的原则进行审核,评审通过予以立项。
总结验收:立项项目原则上需在每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完成后,应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规章制度、先进事迹、经验做法等),并附上活动新闻稿、图片或视频等相关资料。学校关工委组织验收,并适时组织经验交流会,对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和推广,努力扩大创新成果。
六、经费支持
学校关工委根据经费预算安排专款用于支持工作项目实施(每个项目3000-5000元)。经费使用范围:1.二级关工委骨干外出学习、调研的差旅费;2.二级关工委开展关爱活动的交通费、宣传资料费;3.二级关工委购买的办公用品、学习资料费;4.其他符合学校财务管理规定的费用。
本办法自2019年起开始实施,由学校关工委秘书处负责解释。
附件1:
关工委工作项目指南
1、学生党建:发挥特邀党建组织员作用,协助做好学校(院)的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考察工作;审查有关材料,与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谈话;指导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员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开展支部结对等。
2、五老报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组织老教授、老专家、老教师结合个人的阅历和体会,在青年学生、青年党员、青年教师和干部中进行宣讲,弘扬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节庆日、纪念日以及关工委年度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确定主题教育内容,引导广大学生开展的特色教育活动。
4、青蓝工程:聘请离退休老教师参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采用老教师研究会、名师工作室、专家指导组、教学督导组等形式,在制定教学计划、备课、听课、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估、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在师德建设、教学态度、语言表述、教学方法、辅导员开展工作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5、校园文化传承: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挖掘、整理学校(学院)历史,或组织学生通过采访老同志等形式,讲述学校(学院)办学特色、发展过程,解读学校精神,讲述为推动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杰出校友的故事,讲述学校在促进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中的故事,大力弘扬爱国爱校的精神,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
6、社团指导:组织在政治、科技、文化、体育和艺术等方面学有专长的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指导活动;开展老少牵手结对活动等。
7、大学生涯导航: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引导他们理性选择就业,有条件时给予帮助和推荐;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情感、学习、形象、心态形成、心理健康等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8、老少共话:关工委老同志在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特别是围绕理论和思潮问题、形势和社会热点、大学生成长等重大话题,通过书信、面谈、电话、座谈等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大学生明白做人道理、明确人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9、帮困助学:发挥老同志的为人师者优势,挖掘社会资源,动员校友力量,资助贫困学生;发挥老教师的专业教学经验优势,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发挥老同志的长辈亲情优势,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困惑学生的疏导工作。
10、专题调研:发挥老同志优势,围绕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立德树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关工委自身建设等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写出有事例、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为学校、学院党政发展建言献策。
11、校友回母校活动:挖掘本单位校友资源,充分利用校庆、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季等重要节点,认真组织开展“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等活动。
